关于积极打造恩阳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建议
政协委员 李政
建区以来,我区始终把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缺乏品牌创建意识。不少企业认为农业品牌效益短期内难以显现,品牌建设费用投入大,见效慢,创建工作难度大,对品牌形象塑造和优势培育主动性不强。
二是品牌市场占有率低。全区中国驰名、四川省著名商标共仅5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仅72个,缺乏具有全国性知名度的产品。
三是农产品附加值较低。我区大多数品牌农产品往往经过简单加工或包装处理就直接进行销售,产业链较短、产品平庸。
由此,我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科学规划,有序引导品牌发展。结合全区农业发展现状,按照先培育、后认定的原则,以生态养殖、特色水果、莲藕、芦笋、巴药为特色产业,以创建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为战略方向,以“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等认证为重点,突出优势、系统打造本土优质品牌。
二是夯实基础,强化主体作用。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组织)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品牌培育中的主体作用和典型示范带动效应,充分激发涉农主体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的信心和决心,鼓励龙头企业创新科技,以品牌产品提升农业产业化的质量。
三是狠抓品质,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大培育争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和中国驰名商标、四川省著名商标力度,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品牌农产品及农产品加工品。
四是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品牌市场影响力。积极参加省内外举办的农博会、产品推介会、农产品展销会、旅游文化节庆等活动,加大对恩阳优势农产品的宣传,进一步提升品牌效应。
五是健全完善行业协会,构建品牌文化。针对各个层级农产品的特点,支持成立和逐步健全行业协会,创立协会独特的目标宗旨和形象标识,不断完善章程制度、提高质量标准,聚集产品品牌的内在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