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阳石刻历史悠久、资源丰厚,规模宏大、品类繁多,艺术精美、底蕴深厚,是巴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是巴中“中国石刻艺术之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区石刻艺术魅力逐步彰显,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石刻文化禀赋优势转化不够。开发利用不充分,整合力度不够,未将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变为资本优势、商业优势和品牌优势。二是石刻文化融合发展度不深。石刻工艺专业人才缺乏,石刻艺术产业薄弱,石刻文创产品研发力度不大,石刻文艺精品不多,文旅融合程度还不够深。三是石刻文化品牌影响力不大。品牌挖掘深度不够,展示展览活动不多,品牌宣传力度不大。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科学规划,盘活石刻文化优势资源。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在摸清全区石刻文物资源家底的基础上,建好恩阳石刻艺术信息资源库,通盘考虑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形成区域特色和差异化发展。二是强化规划引领。把石刻艺术保护利用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高起点编制《恩阳区石刻保护利用规划》,建设石刻艺术博物馆、石刻艺术展示园,打造一批石刻产业基地和石刻文化景区,布局一批石刻艺术旅游精品线路,开发一批石雕石刻旅游产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三是加强政策支撑。健全完善石刻文物管理机构职能,成立石刻艺术保护中心,给予人员编制、专项经费等保障。研究出台优惠政策,抓好高层次石刻文化人才引进,加快培养石刻艺术研究的领军人物,打造一支专家团队。
二、多措并举,拓宽石刻文化投入渠道。一是推进市场运营。围绕“文旅+”深度融合,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石刻文化品牌建设,采取政府主导、多元投入、产业化运作的方式,推动项目资金向景区集中投放。二是扶持民间力量。建立石刻文化研究、生产基金,落实好税费减免、财政资助等政策,扶持各类文化企业发展,重点推出一批石刻文化艺术精品。三是精准招商引资。加快引进一批石雕石刻大型企业,带动发展本地石刻制造业,培育壮大本地石刻工艺产业。四是争取专项资金。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政策对石刻文物保护和利用项目的支持,统筹用好专项资金,确保对重点石刻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研究予以倾斜。
三、深挖内涵,提升石刻文化品牌影响力。一是突出城市识别符号。对现存的古遗址、文物,进行充分论证,建造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雕塑群、民俗景点。对已经消失的古遗址、文物,酌情做好修缮重建和遗址标示。在城市建筑物立面造形、市政设施建设等方面,注入石刻元素,增添恩义文化内涵,凸显城市识别“个性”标志。二是创新宣传推广机制。充分借助网络、电视、广告等载体,加大对石刻文化的宣传推介包装,打造网红旅游打卡地,增加群众对石刻艺术的了解,扩大石刻文化艺术的感召力。三是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举办好石刻工艺大赛、收藏展览、创作采风、文化艺术节等石刻系列活动,给予石刻文化品牌更多亮相的机会,提升知名度。四是加强区域交流合作。主动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联动乐山、广元、安岳、大足等周边市县(区),共建区域文化旅游推广联盟,推出研学、康养、赛事等“石刻+”主题精品旅游大环线,增强石刻文化品牌的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