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首页 登录系统 提案提交 提案列表 返回门户网站
提案:“关于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的提案”的办理情况
编号 13 类别 提升经济发展质效 性质 普通提案

委员提交时间 2024-12-25 系统审核时间 2025-04-09 分发单位分发时间 2025-04-21 办理单位受理时间 2025-04-28

提交委员 王东平 届次 三届五次 组别 雪山联络组
相关委员 申远 届次 三届五次 组别 雪山联络组
主要办理单位 区农业农村局 责任领导 何开国 责 任 人 邓甫海
督办委室 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 督办领导 吴鸽

提案正文

一、提案背景

恩阳区作为巴中市的重要农业产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良好基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已成为农业领域的发展趋势。然而,目前全区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通过技术推广、品牌建设和融合发展,实现生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恩阳区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

(一)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恩阳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为各类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境内拥有广袤的耕地、林地、水域等自然资源,土壤肥沃,水质优良,生物多样性丰富,无明显的工业污染,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发展绿色、有机生态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利于生产出高品质、无污染的农产品,满足市场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二)农业产业基础良好恩阳区农业历史悠久,传统农业产业如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种植面积较大,同时,近年来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如芦笋、魔芋等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此外,区在畜禽养殖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基础,巴山土鸡、巴山肉牛、生猪等地方优良品种深受消费者喜爱,具备发展生态养殖的潜力。这些农业产业基础为恩阳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恩阳区位于成都、重庆、西安三大城市的几何中心,交通便利,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网络日益完善。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有利于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能够降低物流成本,拓展农产品的市场辐射范围,使恩阳区的生态农产品更便捷地进入国内各大中城市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不足虽然生态农业技术不断发展,但在恩阳区,农民大多仍采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在绿色防控病虫害、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方面的技术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二)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市场竞争力弱恩阳区虽然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农产品品牌建设相对滞后,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高,市场影响力有限。大多数农产品缺乏统一的品牌包装和营销策划,品牌形象不鲜明,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

(三)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低。全区的生态农业仍主要以初级农产品生产为主,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相对薄弱,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引领,产业之间的协同效应未能充分发挥。此外,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未能充分挖掘生态农业的多功能性和综合效益。

四、建议措施

(一)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

1.加大对生态农业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和支持区内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针对恩阳区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如绿色防控技术、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进行联合攻关和技术创新,力争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并在区内进行示范推广。

2.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充实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改善技术服务条件,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激励机制,鼓励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互联网、手机APP、远程教育等,搭建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便捷的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加快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速度。

3.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教育,制定系统的农民培训计划,通过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专题讲座、现场观摩会等形式,对农民进行生态农业基础知识、实用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二)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

1.树立品牌意识,制定恩阳区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和规划,明确品牌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加强对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扶持,围绕恩阳区的特色农产品,如芦笋、魔芋、巴山土鸡、巴山肉牛、生猪等,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品牌。鼓励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开展品牌创建活动,加强品牌注册、认证和保护,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加强农产品品牌的宣传推广,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农产品展销会、电商平台等,广泛宣传恩阳区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品质特色、营养价值和文化内涵,提高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通过举办农产品采摘节、美食节、文化节等活动,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交流,提升消费者对恩阳区农产品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3.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培育和发展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和农产品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超市、农贸市场、餐饮企业、电商企业等建立稳定的产销对接关系,开展订单农业、农超对接、直供直销等营销模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以优质的产品品质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信任。

(三)促进生态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1.推动生态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的融合发展,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产品,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强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吸引更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促进生态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的协同发展。

2.促进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充分挖掘恩阳区的自然生态、田园风光、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结合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打造一批集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度假、科普教育、文化传承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景点和线路。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经营项目,通过举办各类乡村旅游活动,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同时,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提升,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探索生态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鼓励和支持将农业文化元素融入农产品品牌建设、包装设计、营销策划等环节,开发具有文化创意的农产品和农业旅游商品,提升农产品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通过举办农业文化节、农产品创意大赛等活动,激发文化创意灵感,推动生态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拓展农业产业的发展空间和农民的增收渠道。

综上所述,恩阳区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促进生态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等措施的实施,恩阳区有望实现生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出积极贡献。

以上提案,请予审议。




办理进度

得分:---
领导分案 专人办理 三次面商 其他轨迹 答复文件 反馈意见 一案一卷
- -
附件:
4月25日议提案办理分案工作专题会.jpg
附件:
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2025年度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pdf
附件:
附件:
附件:
附件:
附件:
合计:--分 合计:--分 合计:--分 合计:--分 合计:--分 合计:--分 合计:--分

督办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