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首页 登录系统 提案提交 提案列表 返回门户网站
提案:“关于明确张思德籍贯与加强红色文化宣传的建议”的办理情况
编号 11 类别 提升经济发展质效 性质 普通提案

委员提交时间 2024-12-11 系统审核时间 2025-04-11 分发单位分发时间 2025-04-27 办理单位受理时间 [未受理]

提交委员 吕林 届次 三届五次 组别 第二界别联组
主要办理单位 区史志档案中心 责任领导 李强 责 任 人 王旭
协办单位 区文广体旅局 责任领导 付玉阶 责 任 人 张宁
协办单位 区委宣传部 责任领导 付玉阶 责 任 人 马青林
协办单位 群乐镇 责任领导 屈富民 责 任 人 王东林
督办委室 区政协文史和学习委 督办领导 冯菊华

提案正文

关于明确张思德籍贯与加强红色文化宣传的建议

 

张思德,作为“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中的重要人物。他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群乐镇朱家沟村,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广为传颂。然而,目前在张思德籍贯的认定与宣传中存在模糊和误解。例如,部分公众因仪陇县“思德镇”的命名误认为张思德出生于该地。这种模糊不仅对历史真实性造成了影响,也削弱了恩阳区作为张思德故里的文化地位,限制了红色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

 

1. 维护历史真实性  

通过权威考证和宣传,明确张思德的籍贯为恩阳区群乐镇朱家沟村,是对历史事实的尊重,也有助于纠正外界的错误认知。

2. 传承红色精神  

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具有重要的教育和实践意义,能够激励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

3. 推动文化与经济发展  

以张思德精神为核心,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有助于发展恩阳区红色旅游和文化产业,为地方经济注入新动力。

 

一、明确张思德籍贯,厘清历史真相

1. 组织历史考证  

邀请党史专家、地方志专家开展专题研究,结合地方志、档案文献及党史资料,核实张思德籍贯为恩阳区群乐镇朱家沟村,并形成权威结论。

2. 采访健在亲属  

组织媒体采访张思德健在亲属,记录口述历史,作为佐证材料公开报道。

3. 申请权威认证  

将研究成果提交至省级或国家级党史研究机构,申请对张思德籍贯的权威认证。

二、加强红色文化宣传,彰显文化价值

1. 制作现代化宣传内容  

利用短视频、数字人、MG动画等传播手段,制作张思德精神宣传片,特别突出其籍贯和精神传承,面向社会广泛传播。

2. 开展红色主题活动  

定期举办以张思德为主题的纪念活动,如“张思德精神传承周”,吸引社会关注。

3. 纳入地方教育体系  

编写地方教材,将张思德的事迹纳入中小学课程和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弘扬其精神内涵。

三、建设纪念设施,发展红色旅游

1. 设立纪念馆  

在朱家沟村建设张思德纪念馆,展示其生平事迹、革命贡献和精神传承,并设计多媒体互动展区。

2. 开发旅游线路  

将张思德故里与恩阳区其他红色资源整合,打造特色红色旅游线路,完善基础设施。

3. 设计文创产品  

开发张思德主题文创产品,如纪念章、书籍、文具等,丰富红色文化传播形式。

四、争取政策支持,推动资源整合

1. 申请专项支持  

向省级及国家红色文化专项申请,将“张思德精神传承项目”纳入重点支持范围,争取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

2. 联合研究与推广  

与高校和党史研究机构合作,开展学术研讨会,联合推广张思德精神及其文化价值。

预期效果

1. 提升恩阳区的文化品牌影响力  

通过明确张思德籍贯,加强宣传,恩阳区将成为全国红色文化宣传的重要基地。

2.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和文化活动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恩阳区提供新的增长点。

3.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将深入人心,成为激励社会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

张思德不仅是恩阳区的骄傲,更是全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明确其籍贯,加强宣传与红色文化资源利用,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启迪。希望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本提案,采取切实措施,让张思德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更大的光彩,为恩阳区的红色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办理进度

得分:---
领导分案 专人办理 三次面商 其他轨迹 答复文件 反馈意见 一案一卷
附件:
附件:
附件:
附件:
附件:
附件:
附件:
合计:--分 合计:--分 合计:--分 合计:--分 合计:--分 合计:--分 合计:--分

督办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