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0+3”产业体系和市委四大特色农业发展定位,围绕“一核两环四带多园”农业产业布局,以“农业园区化”为抓手,不断夯实园区基础、壮大产业规模、探索发展机制,连续三届获得“四川省粮食生产丰收杯”,促进了农业产业转型,跑出了恩阳粮油产业发展的加速度和高质量。但仍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一、主要问题
(一)比较效益很低。一是规模效应不显。目前,龙头企业少,多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品种难统一,未形成规模效应、聚集效应。二是产业链不全。恩阳粮油多以自产自销为主,几乎没有深加工产品,产业链短,附加值低。
(二)“粮农”后继乏人。“粮农”是粮油产业发展的主体,有人愿意种,产业才能不断壮大。目前粮油产业比较效益低,新生代“粮农”难留,普遍年纪较大,粮油产业后继乏人。
(三)组织化程度低。目前,虽有多形式的新型经营主体,但实际运行中组织化程度不高,作用发挥有限,全靠国企投资经营,不但给政府今后留下巨大隐患,更难适应现代化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
二、工作建议
(一)提升效益,增强种粮的信心。要在品种品质品牌上持续用力,把粮油产业打造成有效益、能富民、有奔头的产业。一是抓选优品种。要在品种选优上下功夫,依托与川农大、哈工大等院校在园区建立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培优选强新品种上有作为,不能只做盆景。二是抓提升品质。对粮食产业来说,品质即真理,颜值即正义。要聚焦“育的源头、种的硬核、管的精细”三大环节,积极推广穴盘育苗等先进技术,建设抗病丰产优质种苗繁育中心,以“根正苗红”促源头提质。让全程绿色防控、生物菌抑制病害等种植模式在恩阳粮油园区有集成体现、集中展示。持续扩大“智慧农业”平台覆盖面,推动粮油管护精细化、智能化,确保粮油品质。三是抓基础配套。要统筹资金和力量,大力争取涉农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撂荒地整治、灌溉水利和农机装备等项目,让柳林、下八庙、花丛、尹家、兴隆、茶坝、群乐、双胜、渔溪等区域粮油产业园区全部达到机械化作业标准。
(二)增强韧性,提高抗风险能力。一是强化合作。要切实抓好实体化运营,做到技术指导,质量监管,品牌销售“三统一”,引导种植户走联合发展之路。搭建更强平台,着力构建农产品销售网络体系,满足消费者线上线下购买需求。二是延伸产业链。推进“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同建,推动园区农业与休闲、度假、观光、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三)育强主体,培育新生代粮农。一要提升服务水平。始终坚持农户的主体地位,调动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好经营主体作用,统一做好技术指导、标准化体系建设、市场营销等工作,采取“保姆式”服务,选派农业科技人员入户入园,为“粮农”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流程服务。二要加大投入力度。在资金投入上,通过争取整合上级项目资金,撬动政策性银行惠农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通过国企建园、“粮农”反租模式,切实化解“粮农”前期投入缺资金、增品种怕受损等后顾之忧。三要抓好人才培育。在人才培育上,一方面要抓好本土“粮农”人才培树,形成“以产业吸引人才、以人才助推产业”的良性循环,营造“种粮也可以种出大产业、闯出大市场,在外打工不如回来‘种粮’,在家门口搞农业同样能增收致富”的氛围。让“粮农”成为既时尚、又有“钱景”的职业。另一方面抓好农业“干技”人才培育,当前农技人员出现断层现象,要通过招引人才方式引进一批适应现代农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大与知名院校的交流合作,培育一批农业技术骨干人才。(建议由区农业农村局办理)
|